在江河丰碑旁种下新芽
发布时间:2025-08-19 人气: 来源:<!--<$[信息来源]>begin-->规划设计总院
2025年7月6日,我正式成为一名葛洲坝人。当那枚沉甸甸的工牌被递到手中时,像是触到了一段滚烫的历史。工牌上“中国葛洲坝”五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恍惚间,高中时在葛洲坝船闸旁参加成人礼的场景突然浮现——那时激扬的浪花拍打着堤岸,如今竟成了我与这片热土更深的联结。
作为土生土长的宜昌姑娘,我的成长轨迹里早已刻下了“葛洲坝”三个字,却从未真正读懂它的分量。入职培训课上,前辈们讲述的光辉历史让我豁然开朗:从1970年长江第一坝开工建设,到三峡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震撼亮相,葛洲坝人用五十五载光阴,在江河之上筑起不朽丰碑。那些从小看到大的宏伟建筑,不仅是混凝土与钢筋的堆叠,更是一代代人用“三特精神”书写的传奇。
培训课上看到“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这行字,我鼻子忽然一酸。打小熟悉的大坝船闸背后,原来藏着这么厚重的意义。这份工作哪是找份营生,分明是和这片土地、前辈奋斗绑在一起的责任。集团转型升级正关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心里格外真切。前辈们在一线吃苦奋斗的故事让我敬佩。我暗下决心要把校园理论变成真本事,像他们那样扎根一线。
看着胸前的工牌,沉甸甸的工牌里裹着滚烫的初心。那些关于传承与担当的故事,那些饱含期许的嘱托,都在心里生根发芽。前路漫漫亦灿灿,我知道,属于我的葛洲坝故事,才刚刚开始。
资讯来源:<!--<$[信息来源]>begin-->规划设计总院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