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水电资讯 > 水电项目

13载坚守只为那万家灯火——两河口水电站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9 人气: 来源:<!--<$[信息来源]>begin-->葛洲坝二公司

  从成都驾车往西南,经雅安、康定,沿着318国道,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折多山,途经海拔7500多米的贡嘎雪山,大约7个小时的车程后,就可以到达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在雅江县北部的康藏高原深处,这座我国海拔最高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两河口水电站目前正发挥着拦洪削峰、保障电力的重要作用。

两河口水电站鸟瞰图

  13载坚守

  两河口水电站是雅砻江中游的龙头梯级水库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是雅砻江干流中游规划建设7座梯级电站中装机和投资最大的水电站,也是我国藏区已建成综合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工程。该电站总库容达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70个西湖加起来的水量;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110亿千瓦时,可满足4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两河口水电站主要施工部位平均海拔达3000米,冬季漫长,常年刮着六级以上的大风,高寒、缺氧,施工条件恶劣,冬季每天有效施工时间不足4小时,夏季汛期超过40天,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者为了支援藏区建设,改善藏民生活,2008年开始扎根两河口,这一干就是13年。海拔3000米的雅砻江畔,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者经过4000余个日夜的坚守与奋斗,终把奔腾的河流转化为了点亮万家灯火的清洁能源。

  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先后承担了两河口水电站开挖标工程、泄水建筑物系统工程、导流洞I标、下游低线混凝土标、普巴绒I标、6号公路标等17个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克服了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与挑战,创造了世界水电最大规模高边坡群、承重量世界第一的启闭机排架、世界第一高导流工程塔体、世界第一流速及第一泄洪水头泄洪洞室群等多项世界第一。

  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攻坚克难中,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项目管理团队获省部级工法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专利授权12项,并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荣誉。

  4万吨钢筋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解决了原材料先天不足,克服了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布置困难,攻克了大温差下的混凝土开裂、高流速下的混凝土高质量控制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特大型洞室群施工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时任两河口项目负责人王泽光表示,“承建的世界水电最大规模高边坡群高达684米,比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还高17层。”

  由于坡高路陡,机器设备无用武之地,要把这些锚索用人工方式固定在200层楼高、几乎垂直的岩壁中,劳动强度之大,前所未有。

  时任两河口项目部总工程师张建均表示,“为了牢牢稳固住边坡,我们需要将每根约70米长、1吨多重的钢锚索插入山体中,将山体岩石牢牢拉住。”这项工程总计使用锚索1.6万根、锚杆40万根,总用量约4万吨,相当于是把“鸟巢”的钢结构搬上海拔3000米、高度数百米的高边坡。同时还要克服边坡群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开挖与支护强度大、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协调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高海拔大温差地区锚索施工技术这一业界难题,该项目创造性地采用“立体多层、平面多工序”施工方法,实施实用型钢导渣墙、棚洞防护、钢筋石笼等“三维立体防护技术”,创新采用履带液压钻机在渣料形成的平台进行锚杆、锚索造孔,同时修建长达20公里的盘山施工道路,通过设置缆索、滑道、塔机,系统解决出渣和材料运输难题,最终实现“三零”目标下提前6个月完成世界级特高边坡开挖任务。正是这一创举,让这个堪称世界之最的高边坡能抵御抗震烈度8度的地震灾害,牢牢守护大坝安全。

  2毫米精度

  面对高原高寒高海拔恶劣自然环境、全年施工天数仅有200天、施工成本高工效低等复杂的建设环境,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者团结一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顺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目标。

  电站泄洪洞设计最大泄量为每秒4076立方米,最大泄洪流速每秒达53.76米,这样的冲击力相当于160辆满载25吨货的卡车群,以时速200公里进行冲撞,为世界最高泄洪流速;同时泄洪水头达260米,为世界第一泄洪水头。

  “泄洪洞是水电站中承担泄洪任务的水工建筑物,过流面如果不平整光滑,在运行时,高速水流易对混凝土造成破坏,因此泄洪洞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总工程师张建均介绍,“混凝土是泄洪洞施工成败的关键,我们创新提出给混凝土敷‘面膜’的点子,这在混凝土施工中属于首次。”

  该工程综合技术难度名列世界前茅,需严格控制体型偏差及过流面平整度,平整度不超过3毫米。在建设过程中,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者将平整度控制在了2毫米以内。

  要达到“镜面”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就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在空气湿度小、风速大、日温差特别大的两河口,并不容易。

  为了保证抗冲耐磨混凝土的浇筑成型,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者运用了智能养护的办法,在混凝土墙上铺设埋有传感器的管道,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对喷淋时间和温度再进行智能调整。项目负责人王泽光表示,“相比传统的人工喷淋,智能养护不仅节省人工、喷淋更加均匀、无死角,用水量还节省了将近一半。”

资讯来源:<!--<$[信息来源]>begin-->葛洲坝二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上一篇:两河口水电站斩获“202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