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葛电铁军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智慧交通”
发布时间:2025-08-20 人气: 来源:<!--<$[信息来源]>begin-->中国新闻网
在中国西南腹地,一条承载着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使命的重要交通动脉——四川内遂高速公路,正经历着从传统基础设施向智慧化转型的蜕变。在一场以“平安智慧升级改造”为核心的攻坚战中,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对这条西部陆海新通道赋予了“安全高效、智慧互联”的全新内涵,为助力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与智慧通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场与时间和距离的赛跑
内遂高速平安智慧升级改造项目地处四川省内江市至遂宁市之间,是四川省智慧交通一体化重点项目之一,于2025年3月18日正式开工,全程120公里,合同工期104天。
“施工中途遇上几个节假日,高速公路上车多干不了活儿,我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没法儿按时履约,刚开工那阵儿基本没睡好觉。”项目经理徐智回忆起建设初期时的心情,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由于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幅增加,为保障道路的通行安全,当地路政部门要求节假日期间需停止施工,加上当地频繁的降雨气候,使原本紧张的施工时间进一步缩短,实际可用工期仅剩86天。
面对严峻的形势,项目团队严抓精益化管理,迅速商定各项施工步骤,将全程120公里施工路段分解为六个节点,每日往返约260公里,紧盯施工现场业面;对施工材料严格实行“三检制”,确保原材料“零缺陷”;建立多层级质量监督机制,从班组自检到项目部抽检,层层把关提升工程质量;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为项目后续的高质高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既要干完,也要安全,更要干好,当时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拧着一股劲儿。”项目安全负责人周洪国说起当时的情景,眼神带着坚毅。
智慧网络为智慧交通赋能
“扫卡、缴费、抬杆一气呵成!前后不到20秒,这效率真不错。”在内遂高速收费站,项目总工黄国介绍。
作为本次智慧升级改造项目其中一项“黑科技”,项目团队首次引入了智能化AI收费机器人,以此来推动高速公路收费向“少人化、电子支付、快速通行”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距离收费站约50公里的高速监控中心,监控画面实时传输着全程高速路段约350个高清摄像头所拍摄的现场画面,依托“交通事件监测系统”,构建起“天眼”级监控网络,让事故响应时间缩短30%,为快速处理突发事件争取了宝贵时间,而这一切高效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可靠的网络环境。
为保障信息传输的高效稳定,在网络优化的攻坚阶段,项目团队曾连续72小时驻守数据机房,对每一段通信链路进行“CT式扫描”。当系统提示“某路段视频流存在0.5秒延迟”时,团队迅速行动,通过技术手段对传输数据进行反复校准,最终将延迟控制在5毫秒以内,以“毫秒级”的快速响应为高速公路提供高速网络,实现了与各设备的无缝链接。
此外,考虑到整条高速公路的网络节点繁多且复杂,在组网施工中,项目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优化网络架构、系统集成等手段,将原有网络节点降低了30%,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了维护效率。在供电系统方面,通过改进原有施工工艺,大力提升了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为后期运维人员带来便利的同时,更为其他区域智慧交通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葛电方案”。
新能源为智慧机房电力供应保驾护航
“这里的供电有一部分用的是新能源,我带你去看看。”项目员工严富豪指向内遂高速安岳收费站的顶层。
来到楼顶,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映入了眼帘。据了解,该项目中还包含了一组41.2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满足安岳收费站整体约二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整套光伏发电系统合理利用了楼顶空间,所产生的电能持续供应给收费站办公楼监控系统以及站内监控、收费系统。截至目前,该套光伏发电系统已产出清洁能源超1.2万千瓦时,为该收费站的安全运营提供坚实可靠的电力后盾。
如今,这条智慧高速正以“数字脉搏”激活成渝经济,未来,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将持续用智慧赋能未来,用担当诠释使命,以数智生产力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连接梦想的“幸福路”,让每一座城市都因智慧交通而更具温度。
新闻链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25/0819/420036.html
资讯来源:<!--<$[信息来源]>begin-->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