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水电十二局承建的拉哇水电站大坝面板混凝土浇筑工作正式启动,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中国新闻网、中国电力报官方微信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
拉哇水电站坐落于川西高原腹地,是国家“十四五”重点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2709米,最大坝高242.50米。所谓“面板”,如同为大坝披上一层坚固的“混凝土皮肤”,它是大坝的防渗核心,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坝体能否“滴水不漏”、“稳如磐石”,确保在未来百年间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在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峡谷进行高标准混凝土施工,项目部面临诸多挑战:高海拔环境下人员和设备运行效率受限;气候条件复杂,有效施工期短,年度施工窗口极为有限;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难度大。加之物料运输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得大坝混凝土面板施工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针对这些难题,项目部展开了长达数月的周密筹备。针对高原寒冷地区超高堆石坝面板防裂开展专项研究,采用自研玄武岩纤维、VF防裂剂配制出满足各项设计指标及防裂要求的特制混凝土,并已通过试验验证。在浇筑前,组织专家多轮优化施工方案,全面开展技术交底与安全培训,为首仓混凝土顺利浇筑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项目团队对清基处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每一道前置工序均进行了严格的联合验收,确保基岩面整洁坚实、钢筋间距均匀、模板安装精准稳固。同时,项目部对从拌和、运输、入仓、振捣到温控养护的全流程进行了全链条推演,排查各类潜在风险,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一切准备就绪后,首仓混凝土浇筑正式开始。施工现场,各类现代化机械设备有序运转,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整个工程推进有条不紊。混凝土从搅拌车卸料口倾泻而下,经溜槽注入仓面,施工人员迅速平仓,确保混凝土均匀覆盖钢筋网。随后进行振捣作业,排除气泡,保障混凝土密实度。卷扬机牵引无轨滑模匀速上行,边移动边挤压抹面,施工人员紧随其后进行二次收光,确保面板表面平整达标。在机械连续作业下,面板沿坡面自下而上不断延伸,逐步形成大坝的完整防渗层。
通过预埋在仓号内的传感器与监控设备,项目团队能够实时掌握混凝土浇筑的各项关键指标,及时把控施工质量动态,实现精准决策与远程调度。项目部还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切实加强现场监管。
拉哇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建成后每年将提供82.24亿千瓦时清洁电量,对应节约标准煤约2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排放约910万吨。该电站的建设,对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和进一步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